为您提供一对一的落户政策咨询服务!

落户直通车二维码

上海5年引进海外人才3万余人 高端人才成主力军

栏目:人才引进落户 人气:0 发布日期:2023-08-31 来源:网络

上海5年引进海外人才3万余人 高端人才成主力军

(上海5年引进海外人才3万余人 高端人才成主力军)

落户咨询二维码  

  

今天(6日),上海首个“千人计划”创业园将在奉贤揭牌,为谋求深度创业、二次创业的“千人计划”及海外领军人才提供空间与政策支持。

  

近五年,上海已从海外引进人才人,其中中央“千人计划”340人,上海“千人计划”310人。留学人才在沪创办企业达4300余家。海外高端人才正成为引领创新创造、推进转型发展的主要生力军。

  

选择上海的N个理由

  

一位“千人计划”专家谈到选择上海的理由时,用了三个标准来衡量:能否在半小时的半径内看到歌剧、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获得医疗服务,而上海,满足了他与家人的需求。

  

留住人才,如果简单的拼政策、资金,终究只是“热闹一时”。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王伯军表示,吸引人才,还得综合环境给力。他说,不少海外高层次人才提到,上海区位交通优越、有着良好的商业习惯与法制环境,政府办事规范,要素市场充分、社会事业发达、城市生活时尚、人才储备丰富,这些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原因,“但要让人才真正享受这些优势,需要形成合力。”

  

记者了解到,王伯军所在的人才处经常打交道的是发改委、商务委、财政局、科委、教委等部门,“很多高层人才都是国内、国外两头跑,初回国时对国内的具体情况大多一头雾水,我们与这些部门打交道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才。”

  

今年年初的一条手机短信,让中央“千人计划”专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东升十分感慨。短信来自上海“千人计划”生活服务专窗,大致内容是签证即将到期,需尽快办理续签。“依我在国外的经验,办理这个手续相当麻烦,不仅要申请、填表,还要疏通关系,一趟一趟地跑。当时时间不多,我真担心办不下来。”然而,出乎意料,李东升只在服务专窗签个字,让工作人员确认是本人来办理,剩下所有的手续全部交给专员,很快就办妥了。”

  

目前,本市已先后建立了为“千人计划”专家提供涉及子女读书、医疗照顾、居留、通关等16大类40项生活安居服务的生活服务专窗。

  

以及提供涵盖科技攻关项目、科技财税优惠、科技奖励、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创新创业环境资助、人才项目资助、国际科技合作等7大类29个科技事业服务项目的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专窗。

  

中央“千人计划”专家、上海大学教授胡志宇曾因身体不适,急需医疗证件就医。专窗第一时间启动“绿色通道”,正常流程办理需要30天的证件,仅用5天就办结。办结当天,专窗工作人员冒雨送往上海大学。胡志宇拿到医疗证,感动地说:“上海的办事效率太高了,这张证还是热乎乎的呢。”

  

据介绍,为提供通关便利,专窗加快对接进境物品涉及上海海关、浦东机场海关的多个业务口,保证了多途径物品进境零障碍;为解决生物试剂保鲜难题,专窗积极协调检验检疫局,确保国外保鲜试剂进境、检测、运送全程达到零延误;为破解引进人才外籍无业配偶及子女、高龄专家等人员看病问题,专窗多方协调市社保、市医保等单位,促成医疗保障零遗漏;为及时解决专家子女就学问题,专窗多次协调市教委,使专家在沪工作、生活零顾虑……

  

而在今天开幕的上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活动周上,由市发改委牵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专窗和依托市侨办建立的“千人计划”人才专窗将面向“千人计划”专家打开窗口。

  

市场手段解决融资难

  

据统计,落户上海的340位中央“千人计划”专家中,创业者48人;入选上海地方“千人计划”的310名专家中,创业者为62人。而在相邻的江苏,创业人才的比例却高达55%。

  

是什么阻碍了创业人才来沪发展?去年,市委常委会把关于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的诉求及突破性综合政策列为重点调研的11个课题之一。结果显示,“创业融资困难”首当其冲。

  

上海加快探索步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作用,以政府资金撬动市场杠杆,寻求解决之道。

  

作为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的浦东,采取的是“成本+利息”退出的国资投资新机制。按照方案,政府财政为区内两大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浦东科投和张江科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十二五”期间将分期投入20亿元作为初始资金。投资成功后,国资仅以“本金+利息”退出,这一做法在全国尚属首创。目前,浦东科投、张江科投已初步确定了19个项目,涉及资金3.5亿,其中包括5家中央“千人计划”创业企业,每家获得2000万元的支持。

  

杨浦区则采取“市区联投、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方式,组建了总额2亿元的海归人才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海创1号”和“海创2号”。“海创1号”基金总规模为1.5亿元,其中市政府出资3750万元,杨浦区政府出资5050万元,另外吸引民间资本6200万元。扶持对象定位于海归人才早期创业企业。“海创2号”基金规模为5000万元,投资对象定位于海归人才中期创业企业。目前,两个基金已储备项目近百个,正在筛选并落实投资。

  

本市还试点推动银政合作,银行方面优化信贷流程,实现“小规模融资超车道、中规模融资快车道”的流程再造;政府则安排财政预算2亿余元作为贷款增长奖励和风险准备金,对银行坏账按比例给予补贴,扶持创业人才创业创新。

  

由中央“千人计划”入选专家王晖创办的盛美半导体公司正是受益者,2010年,当最初募集到的2亿元资金全部“烧”完之后,企业刚刚试制出第一台样机,后续工作难以为继。“当时,银行不愿意贷款给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政府帮我们贷到1700万元。”王晖说,“靠着这笔钱,我们完成了一年的试机工作。目前已拿到3台订单,现在所有的人都看好我们。”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连续三年,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展讯公司的总裁兼CEO李力游,承担了国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小通信网”重大科技专项,研发成功世界首颗射频多模单芯片,成为中国芯片厂家中第一个全球第五位手机制造企业的供应商。

  

根据市有关方面对“海归”创业企业的跟踪调查显示,凭借在技术、专利以及商业模式方面独特的价值和领先优势,海外高层次人才所创办的企业往往显现出引领跨越发展的强劲爆发力。多年来,上海坚持“边引进、边培育”,一批创业企业快速成长,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

  

中国集成电路核心材料研制企业——安集,以其在微电子化学机械抛光液、清洗液等关键材料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内率先实现商业化的高端IC材料企业。这家企业的创始人之一俞昌博士,就是首批入选的中央“千人计划”创业人才。

  

2008年,当“1号店”的创始人于刚、刘峻岭带着一纸计划书回国创业时,他们的资源除了自己,就是在张江租下的一间小办公室,到去年上半年,公司已聘用培养了2000名B2C电子商务人才,营业收入达7亿元,名列全国B2C电子商务公司综合排名前五,预计2012年营业收入可超30亿元。

  

提升上海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海外高层次人才大有可为。中央“千人计划”专家杨志刚领衔建立的“上海地面交通工作风洞中心”,是我国第一个加入国际风洞联盟的单位。上海“千人计划”专家钱学煜创办的理想能源公司,研制生产的非晶微晶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大型关键设备已经下线,打破了高端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可望五年内实现百亿元营业收入,带动千亿级新兴产业。

  

目前,以“千人计划”人才为代表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汇聚形成引领自主创新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李宏果)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此文关键词:

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资讯

热门资讯

年的服务积淀

落户二维码
深圳落户条件电话13671738356
微信号
立即
咨询